在增强现实(AR)技术向消费级市场快速渗透的过程中,高性能与低成本之间的矛盾始终是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。联发科MT8781芯片平台的出现,为这一矛盾提供了突破性的解决方案。本方案基于6nm制程的
MT8781处理器,通过优化的硬件架构与软件生态,在保证AR核心体验的同时,将终端成本降低 30%
以上,为消费级与工业级AR眼镜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。
MT8781芯片采用台积电6nm
FinFET工艺,构建了2×Cortex-A76(2.2GHz)+6×Cortex-A55(2.0GHz)的八核异构架构,计算模块采用4GB
LPDDR4X内存与64GB eMMC存储的组合,既满足Android 13系统的流畅运行,又为本地 AI 模型提供必要的存储空间。

MT8781芯片内置Mali-G57 MC2图形处理器,集成的专用ISP图像处理单元与1300万像素摄像头的实时协同校准,配合4-lane MIPI
DSI接口,可驱动 Micro-LED微显示屏最高120fps的刷新率。
光学显示单元采用 "光波导 + Micro-LED" 的黄金组合:0.39 英寸微显示屏提供
1920×1080分辨率,通过直径16mm的光波导镜片实现 30°视场角,整机重量控制在95g以内。特别优化的光学贴合工艺将透光率提升至
82%,在室外强光环境下仍能保持清晰的虚拟内容显示。
AR
眼镜的网络连接以无线为主,支持2.4GHz与5GHz双频WiFi,满足室内高速低延迟的高清内容传输需求,4G全网通适配户外移动场景实现云端实时交互,蓝牙则用于短距设备协同,灵活切换最优网络,支撑各类
AR 应用场景的流畅体验。

基于联发科MTK平台的AR眼镜方案优势
AR 眼镜采用联发科方案相较于高通方案,主要优势在于成本更低、功耗控制更好、硬件兼容性强等方面,具体如下:
成本优势:联发科方案芯片成本较低,硬件开发门槛也不高,且没有高额的License费用,能有效降低AR眼镜的整体生产成本,适合预算有限的开发者与公司。
功耗控制佳:联发科部分芯片采用 6nm 等先进制程,结合多核架构与电源管理技术,功耗表现优秀。如 MT8781
等芯片可使设备能耗降低,延长续航时间,让用户长时间佩戴使用。
硬件兼容性强:联发科方案支持9轴
IMU、多麦克风阵列及1300万像素摄像头等多种硬件,便于开发者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功能扩展与定制,增强了设备开发的灵活性。
尺寸小:联发科芯片分布式处理系统设计,可使电路板面积相比高通芯片大幅减小,有助于减小 AR 眼镜的体积和重量,提升佩戴舒适性和便携性。
显示适配好:联发科方案可很好地适配光波导 + Micro-OLED 双目
1920×1200分辨率屏幕,支持120Hz刷新率,能提供流畅清晰的画面,带来较好的视觉体验。